來源:網絡資源 2023-03-18 19:20:09
光的折射
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,傳播方向一般發(fā)生變化的現象。
光的折射規(guī)律
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,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、法線在同一平面上;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,折射角小于入射角;入射角增大時,折射角也隨著增大;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,傳播方向不改變。(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)
凸透鏡
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,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,所以也叫會聚透鏡。
凸透鏡成像
(1)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(u>2f),成倒立、縮小的實像(像距:f
(2)物體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(f2f)如幻燈機。
(3)物體在二倍焦距(u=2f),成倒立、等大的實像(像距:v=2f)
(4)物體在焦距上,(u=f)不能成像
(5)物體焦距以內,(u
6.作光路圖注意事項:
(1).要借助工具作圖;
(2)是實際光線畫實線,不是實際光線畫虛線;
(3)光線要帶箭頭,光線與光線之間要連接好,不要斷開;
(4)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圖時,應先在入射點作出法線(虛線),然后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或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作出光線;
(5)光發(fā)生折射時,處于空氣中的那個角較大;
(6)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發(fā)散后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相交在虛焦點上;
(7)平面鏡成像時,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經過鏡后的像;
(8)畫透鏡時,一定要在透鏡內畫上斜線作陰影表示實心。
例題解析
習題一:當你漫步在小河邊,看到岸邊柳樹在水中的倒影和在地上的影子,關于這兩種現象形成的原因( )
A.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
B.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,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
C.都是光的反射形成
D.倒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,影子是光的成反射形成
分析倒影(平面鏡成像)和影子(光的直線傳播)的形成原因,進行判斷選擇.
【解析】
水面相當于平面鏡,岸邊柳樹在水中的倒影是柳樹在水面成的像,屬于光的反射現象;而自己的影子由于光照射到自己身上形成的陰影部分,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.
故選B.
習題二:如圖所示,一玻璃磚內有一凸形空氣泡,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磚的側面,通過玻璃磚后光線會( )
A.仍然平行
B.會聚
C.發(fā)散
D.無法判斷
解析
C
習題三:如圖所示,F和F'為凸透鏡的焦點,P和P'到凸透鏡的距離為二倍焦距。
(1)保證蠟燭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,應將光屏向(填“左”或“右”)移動,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 (填“放大”或“等大”或“縮小”)的實像。
(2)若將圖示裝置模擬人的眼睛成像系統(tǒng),成像總在光屏左側,該種情況表明這樣的眼睛是 視眼(填“近”或“遠”),需要配戴一個焦距合適的 (填“凹”或“凸”)透鏡才能加以矯正。
解析
(1)左 縮小 (2)近 凹
習題四:如圖是“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(guī)律”的實驗裝置示意圖.小麗用焦距為5cm的凸透鏡進行實驗,當她把蠟燭放在位置A時,光屏應向M點的測移動(選填“左”或“右”),才能接收到一個清晰的像.調好后,在光屏上得到燭焰的像是倒立、的實像(選填“放大”、“等大”或“縮小”),此成像特點常應用在上(選填“放大鏡”、“照相機”或“投影儀”).
解析
右;縮小;照相機.
蠟燭放在A位置時,此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,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(guī)律可知,此時的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,根據光屏現在的位置可知,要向M點的右側移動光屏,才能確保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.像的特點是倒立、縮小的實像,應用這一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機.
習題五:完成下圖中的光路圖
解析
習題六:根據圖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況在方框內填上一個適當的光學元件。
解析:
我們知道的光學元件一般有平面鏡、凸透鏡、凹透鏡、凸面鏡、凹面鏡五種,其中平面鏡對光的作用是能夠改變光的傳播方向;凸透鏡和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;凹透鏡和凸面鏡對光有發(fā)散作用。將各圖中的出射光與入射光進行比較:甲圖中,入射光是會聚光,出射光變?yōu)槠叫泄舛皇欠瓷涔?乙圖中平行光入射,出射光是發(fā)散光,而不是反射光,注意到兩條入射光線出射時上下位置顛倒了,只有平行光通過凸透鏡且出射光過焦點后位置才會發(fā)生顛倒;丙圖中,出射光與入射光都是平行光,只是光的傳播方向發(fā)生了變化。
編輯推薦: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,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