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資源 2020-09-21 14:22:38
如何寫好單線推進情節(jié)
故事情節(jié)發(fā)展推進有兩種表現(xiàn)形式:單線推進形式和復(fù)線交叉推進形式。
所謂單線推進形式,就是描述一個對象(可以是個體,也可以是一個不分割的整體),首先做什么,接著做什么,然后做什么,進而做什么.......最后做什么。在這個過程中,沒有其他對象參與,所有的過程都是這個對象獨立完成的。
所謂復(fù)線交叉推進形式,就是描述多個對象(各自獨立存在),甲首先做什么,接著乙做什么,然后丙做什么,進而甲又做什么,丙又接著做什么......在描述對象相繼交叉、重疊、變換中,將一個故事情節(jié)敘述出來。
這一講,我們重點學(xué)習(xí)單線推進情節(jié)的寫法。
一.嚴格遵循時間先后順序,是寫好單線推進情節(jié)的前提
讓十個人分別吃一口飯,表現(xiàn)出來的程序只要以下兩種:
第一種:拿筷子——端飯碗——夾飯——張嘴——放入米飯——咀嚼——下咽。
第二種:端飯碗——拿筷子——夾飯——張嘴——放入米飯——咀嚼——下咽。
為什么有的程序完全一樣,有的程序不一樣呢?
做同一件事,有的程序不一樣,時因為這些程序之間不存在制約關(guān)系,哪個先做,哪個后做都可以。有的程序完全一樣,是因為這些程序之間相互制約——并且都是前者制約后者,前者不做,后者就無法進行。
我們描述單線推進情節(jié),之所以必須嚴格遵循時間先后順序,著眼的就是那些必須完全相同的程序,這些程序一旦出現(xiàn)顛倒錯亂,就會違背客觀事實,讀者就無法理解我們描述的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過程。
例如:
凌曉峰端起飯碗,抓起筷子,把飯放到嘴里,夾起一大塊米飯,張開嘴,咀嚼了一會兒,將嚼爛的米飯咽了下去。
這樣,打亂時間順序,不管程序先后,讀者就無法理解林曉峰的飯是怎樣吃下去的。如果嚴格按照時間先后順序來寫,這個故事情節(jié)就明了了:
凌曉峰端起飯碗,抓起筷子,夾起一大塊米飯,張開嘴,把飯放到嘴里,咀嚼了一會兒,將嚼爛的米飯咽了下去。
二.處理好主語雷同問題,避免啰嗦乏味
單線推進情節(jié),描繪的是同一個對象先后做了什么,因此每個句子的主語都是相同的。初學(xué)者往往出現(xiàn)主語雷同問題,導(dǎo)致重復(fù)、啰嗦,表達單調(diào)、乏味。
例如:
凌云背著書包,凌云走進校園,凌云爬上樓梯,凌云穿過走廊,凌云走到教室門口,凌云掏出鑰匙,凌云打開門,然后凌云放下書包,凌云開始預(yù)習(xí)新課。
主語重復(fù)的問題,如何解決呢?有三種方案。
方案一:省略。
1.前有主語,后面省。
例如:
凌云背著書包,走進校園,爬上樓梯,穿過走廊,走到教室門口,掏出鑰匙,打開門,然后放下書包,開始預(yù)習(xí)新課。
2.中有主語,前后省。
例如:
背著書包,走進校園,爬上樓梯,穿過走廊,凌云走到教室門口,掏出鑰匙,打開門,然后放下書包,開始預(yù)習(xí)新課。
3.后有主語,前面省。
例如:
背著書包,走進校園,爬上樓梯,穿過走廊,走到教室門口,掏出鑰匙,打開門,然后放下書包,凌云開始預(yù)習(xí)新課。
方案二:絕大部分省略,偶爾用代詞替換。
例如:
凌云背著書包,走進校園,爬上樓梯,穿過走廊,走到教室門口,掏出鑰匙,打開門,然后她放下書包,開始預(yù)習(xí)新課。
方案三:絕大部分省略,偶爾用代詞、同義詞、同義詞短語替換。
例如:
凌云背著書包,走進校園,爬上樓梯,穿過走廊,走到教室門口,她掏出鑰匙,打開門,然后這位全校公認的“學(xué)霸”放下書包,開始預(yù)習(xí)新課。
另外,在同一個情節(jié)當中,其他詞性的詞語,也不適合重復(fù)使用,我們也應(yīng)該采用替換法、省略法加以藝術(shù)處理,盡量避免機械重復(fù)。
三.用“具體行為動詞”替換“類動詞”,避免謂語動詞重復(fù)
有些動詞,代表的是具體的行為,這里把它們稱為“具體行為動詞”。有些動詞,是一類具體行為動詞的總稱,我們把它們稱為“類動詞”。例如:“說”包括——問、答、吵、罵、嚷、喊、叫、嚷嚷、介紹、交代、斥責、挖苦、諷刺、贊揚、批評、嘀咕、吼叫等等。“說”就是“類動詞“,它包含的那些動詞,就是具體行為動詞。只有具體行為動詞才能表現(xiàn)人物的心理、情感、情緒、感情色彩以及動作自身的狀態(tài)、速度、方向、力度等,“類動詞“不具有這些表現(xiàn)力,它帶來的只有用詞的重復(fù),表現(xiàn)力的減弱,表達的呆板。
例如:
曉君扛著米袋,走過望兒山,走過高粱地,走過村口的小溪,走過三個莊家院,走過李鳳鳴家。
“走“是個類動詞,缺乏表現(xiàn)力,無數(shù)次重復(fù),又使這段文字表達味同嚼蠟,如果嚴格區(qū)分每個行為過程的差別,選擇具體行為動詞來表達,效果就完全改變了。
例如:
曉君扛著米袋,越過望兒山,穿過高粱地,跨過村口的小溪,繞過三個農(nóng)家院,來到李鳳鳴家。
四.添加貼切的修飾語,讓每句話“英姿煞爽“地“出門“
除了略寫的情節(jié),我們都要根據(jù)主題表達的需要和具體描述的內(nèi)容差異,給每個句子添加貼切的修飾語。就像我們外出前要梳頭、洗臉、換整潔的衣服一樣,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再出門,否則,不修邊幅、衣著邋遢,難免讓人覺得行容猥瑣、面目可憎。
例如上面的例子:
曉君扛著米袋,越過望兒山,穿過高粱地,跨過村口的小溪,繞過三個農(nóng)家院,來到李鳳鳴家。
這個例子,是作者用具體行為動詞修改過的,看起來已經(jīng)寫得不錯了,如果天上適當?shù)男揎椪Z,就會產(chǎn)生錦上添花的效果。
比如:
曉君興沖沖地扛著米袋,越過情真意切的望兒山,穿過青青一碧的高粱地,跨過村口那條清粼粼的小溪,繞過三個炊煙裊裊古樸溫馨的莊家小院,來到十幾年未曾謀面的老朋友李鳳鳴家。
添加修飾語,要遵循兩個游戲規(guī)則:
一.添加字數(shù)相同、數(shù)量相同、甚至語法結(jié)構(gòu)也相同的修飾語,力求句式整齊,讀起來朗朗上口。
二.添加長短不一的修飾語,甚至有的地方零添加,力求句子長短參差錯落,句子表達形式搖曳多姿。
以上兩種方法,任選其一。
五.偶爾添加人物行為對應(yīng)的心理或目的,緩沖故事情節(jié)發(fā)展的“急促性“
單線推進的故事情節(jié),主要人物的行為一個接著一個,過于急促,難免會讓讀者“喘不過氣來“,如何才能讓讀者“喘口氣“呢?
答案就是——適當添加人物心理描寫。
人的任何行為,都是在心理的支配下完成的,每種行為都對應(yīng)著特定的心理。在刻畫人物行為之前,先描繪人物心理,不但可以為下面的行為做鋪墊,增強人物行為的合理性,而且還能緩沖故事情節(jié)過快發(fā)展的節(jié)奏。
例如:
曉君興沖沖地扛著米袋,越過情真意切的望兒山。十幾里陡峭的山路,讓他每一寸肌膚都寫滿了晶瑩的疲憊,然而這位年近五十的漢子,無法停下自己沉重的腳步,多年的別離像火一樣灼燒著他的心靈,早一秒鐘見面就少一秒鐘思念的煎熬;對父母妻兒無微不至的照顧,像狂風一樣,翻騰著他的心海,早一分鐘致謝就少一分虧欠的愧疚。他咬緊牙關(guān)加快了前行的步履,穿過青青一碧的高粱地,跨過村口那條清粼粼的小溪,繞過三個炊煙裊裊古樸溫馨的莊家小院,來到十幾年未曾謀面的老朋友李鳳鳴家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(shè)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