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(wǎng)絡來源 作者:中考網(wǎng)編輯 2020-02-11 21:18:05
王貴強,北京大學第一醫(yī)院感染疾病科主任,中華醫(yī)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他作為國家級醫(yī)療專家,受國家衛(wèi)健委調派,赴安徽等地指導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,并參與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五版的修訂工作,代表專家組參加國務院聯(lián)防聯(lián)控機制新聞發(fā)布會。
15秒接觸就染病說明新冠肺炎傳染性特別強嗎?為什么有輕癥患者突然病情加重去世?為什么核酸檢測“假陰性”現(xiàn)象頻發(fā)?就這些問題,新華社記者2月10日專訪王貴強主任,一起來了解一下吧!
問:最近出現(xiàn)15秒接觸就導致感染新冠病毒的例子,說明新冠肺炎傳染性特別強嗎?
王貴強:這個病毒總體來說傳染性是比較強的,15秒接觸造成傳播是完全可能的。如果沒有防護,局部病毒量又很高,不在于多長時間,一句話工夫飛沫就可能到了,你就被感染了。別說15秒,2秒也會造成傳染,所以防護很重要。
問:什么是氣溶膠傳播,有什么特定條件?
王貴強:形象地說,氣溶膠相當于陽光照射下,你看到房間里飄浮著的很小的一些塵埃,就是那種感覺。所以氣溶膠傳播在呼吸道傳染病中,是很重要的一個傳播方式。但是,氣溶膠傳播有特定條件,不是說有氣溶膠的地方都傳播。
環(huán)境的大小很重要,單位體積里病毒的密度是決定性的。比如,病毒如果漂浮在大氣中,在室外的環(huán)境,傳染的概率是極低的,所以我們強調,在室外、大街上這些地方一般不會造成感染。如果在小環(huán)境里,譬如動物實驗做培養(yǎng)的實驗室空間,包括現(xiàn)在做核酸檢測的空間,都可能形成氣溶膠飄浮在空氣中,保護不好就可能造成傳播。
在特定工作環(huán)境,空氣不流通也會產(chǎn)生傳播風險。譬如辦公室不通風,有好幾個人曾在里面辦公,雖然這間辦公室不再用了、沒有人了,但可能仍然有氣溶膠,進去后不防護就有可能被感染。
電梯內這樣的環(huán)境也是高風險的。在這種場合,建議大家做好防護。我們一直建議,身處不通風的小的區(qū)域里要戴口罩,這本身就是針對氣溶膠傳播的防護措施。目前,這個措施對氣溶膠的防護是有效的。
問:為什么有些患者病情危重,有些患者卻能夠居家自愈?
王貴強:同樣一個病毒感染的患者,有的是輕型,有的是普通型,還有的是重型,這與個人的機體免疫狀態(tài)密切相關。目前,新冠肺炎病死率比較高的患者主要是老年人和有基礎病的這兩類。原因是老年人抵抗力較差,免疫狀態(tài)不那么好;有基礎病的患者在感染新冠肺炎期間可能會加重基礎病。譬如,患者有慢性支氣管炎合并病毒感染后,會出現(xiàn)繼發(fā)的細菌感染,病情就容易惡化。
問:為什么有輕癥患者突然病情加重去世?
王貴強:免疫是把雙刃劍,機體免疫活化試圖清除外來病原微生物時,會導致機體自身的傷害。如果病毒量大,免疫又很強,會出現(xiàn)比較劇烈的局部斗爭,造成局部的炎癥,細胞損害,就是所謂的炎癥因子風暴,這個時候病情可能惡化。所以,有時候免疫越強,反而病情越重、進展越快。
我們在診療方案里提到,有條件可以做細胞因子檢測。如果有明顯的炎癥因子風暴,有大量炎癥因子釋放,就不要讓它有過強的反應,可以用激素、丙種球蛋白等藥物來解決炎癥因子風暴問題,或者通過血液凈化、血漿置換減少炎癥因子。感染后出現(xiàn)炎癥反應是必然的,這是一個正常免疫過程,但是過強的免疫反應對機體傷害較大,我們希望有所控制,有所抑制。
問:武漢建設“方艙醫(yī)院”的意義是什么?
王貴強:“方艙醫(yī)院”在現(xiàn)有應急狀態(tài)下是一種很好的手段,主要用來集中收治輕型確診病例。這些病人不需要在大醫(yī)院、綜合醫(yī)院進行系統(tǒng)治療,把床位省下來給有可能變重的人群使用,能夠進一步降低病死率;同時,又能解決輕型確診病例需要進行隔離和照顧的問題。有些輕型病例可能會轉成普通型甚至重型,在“方艙醫(yī)院”有利于把這些病人及時甄別出來、及時轉院,所以它也相當于一個中轉站,F(xiàn)階段“方艙醫(yī)院”的意義非常大,達到了隔離病人、及時甄別病人并進行分流的目的。
問:面對疑似病例,我們應該怎么做?
王貴強:所有疑似病例應該到定點醫(yī)療機構進行隔離和治療,診療方案是這么寫的,希望大家一定要落實。如果沒做到,造成傳播,是要承擔責任的。對從湖北來的人要格外關注,因為確實有傳播風險。這不是歧視,從傳染病控制角度來說,對這一人群要格外地關注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