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(wǎng)絡資源 作者:中考網(wǎng)整理 2019-12-20 15:08:48
初中學科增加了,自然作業(yè)也會增多。許多同學漫無目的地做題,最基本的東西還是學得模棱兩可,沒有過關,經(jīng)過大量做題以后,反而鞏固了或者默認了某種不正確的認識,但是自己卻沒有發(fā)現(xiàn)。
說得直白一點,初中日常的學習是為中考打基礎做準備的,而近幾年中考越來越注重在基礎之上考查同學們的能力,只有對基礎知識了如指掌,深刻理解,做題才是最有效的。
所以在日常做作業(yè)的過程當中,要多做基礎題,由基礎題再到提高題、到高難題等,一步一步提升自己解題的能力。除了教材上的練習題,適當?shù)恼n外輔導練習也是需要的,最好每個知識點都對應的試題練習,強化課后作業(yè)的效力。
很多同學常輕視基本知識、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,經(jīng)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,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,好高鶩遠,重“量”輕“質(zhì)”,陷入題海。到正規(guī)作業(yè)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“卡殼”。
四、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方法
有不少初中學生表示很苦惱,“我每回做作業(yè)都很認真,可是成績還是上不去”,這就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。
首先要明確高效做作業(yè)的三步驟:
第一步是“解”,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解決面前的問題;
第二步是“思”,就是做完之后要回顧和反思,總結(jié)出經(jīng)驗和方法;
第三步是“歸”,就是將獲得的經(jīng)驗和知識回歸到書本上去。
如果能完全按照這三步來走,上課時結(jié)合作業(yè)中遇到的問題多想多問,課后做好配套練習,有不明白的及時記錄、發(fā)問、解決。
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,剖析概念的內(nèi)涵,分析重點難點,突出思想方法。而有的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,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,筆記記了一大本,問題也有一大堆,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、總結(jié)、尋找知識間的聯(lián)系,只是趕做作業(yè),亂套題型,對概念、法則、公式、定理一知半解,機械模仿,死記硬背。也有的晚上加班加點,白天無精打采,或是上課根本不聽,自己另搞一套,結(jié)果是事倍功半,收效甚微。
五、不善歸納總結(jié)
不少初中生存在這樣的誤區(qū),尤其是初一學生,還處在小學的學習模式當中,對初中的學習沒有明確的概念。他們認為課上完、作業(yè)完成就萬事大吉了,這堂課學習到的知識點下次課老師還是會再講到,即使不講,多做做同類題型也就能掌握方法了,因而忽視日常的總結(jié)歸納。
真的是這樣嗎?初中更注重培養(yǎng)學生的學習能力,而非灌輸記憶。
每次做題比較陌生的同學,基本上是把學習當成一種任務,作業(yè)當成一種負擔。潛意識中不愿意回顧、不愿意總結(jié),久而久之,也就不會了。畢竟中考漸漸臨近,這時候要克制自己的抵觸情緒,強烈的引導自己要去回顧、要去復習。通常堅持2周后,就能克服這個毛病。
一定要把這些題抄下整理起來,包括錯誤、不嚴密的地方都一個字不改的抄下。并在旁邊注明丟分原因,是計算時錯誤?是條件漏了?還是題目理解錯了?在錯題旁邊注明原因和當時是怎么想的。一般來說,能抄下5~10題左右就能改正這個惡習(視錯漏程度而言),從而達到會做并且全對。
六、上課一聽就懂,其實沒有真懂
學習是從認識到自己不懂,或承認自己不懂開始的,直到學習者自己認為自己懂了為止。一旦自己認為自己懂了,不管是不是真的懂了,學習的過程就戛然而止了。
沒懂自認為懂,會導致學習半途而廢。
太多數(shù)的同學忽視了這個問題,他們從來不考慮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,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知識點以后自認為“懂了”,學習過程即告停止。以至于不在課堂上適當記錄筆記,晚上自修時不再復習當天上課的內(nèi)容……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