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絡資源 作者:中考網整理 2019-11-04 13:40:32
爸爸:你成績還是可以的,總不可能一直退步吧。再說了,你現(xiàn)在知道著急,是不是有點晚了。
學生:……你們就知道忙,別的同學初三了家長都特別關心,跟你們說話,越說越煩。
爸爸: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,我們忙是為了誰?這么大了,一點事都不懂!再說了,你們現(xiàn)在學的東西,我也輔導不了,還不是得靠你自己!
學生:我就不懂事了,怎么了……
……
學生希望從家長處獲得的幫助是什么呢?
表面上,是希望家長幫助自己找到辦法,實際上是希望獲得情感上的支持。第一句話說“爸爸,我覺得這次期中考試肯定考不好了!”,內在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?我現(xiàn)在很無助,我很希望這次考試能有起色,但是這段時間學習狀況不好,我需要得到你的理解和支持,我希望你們不要對我失望。
家長認為這個階段,我是無能為力的,我想幫助你,但是我不知道該怎么做,所以什么也沒做,其實我心里是十分擔心你的。
家長容易將自己視為孩子的多拉A夢,覺得孩子遇到困難,就要給出辦法,提出建議,否則自己就是不稱職的。但孩子遇到的問題并不簡單,但凡能說出來的,幾乎是自己想過很多遍,感到無能為力的,必定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解決的。所以孩子會覺得你不理解我,你講的都是大道理,不能啟發(fā)到我。
所以有智慧的父母,一定不能著急講道理。
學生說“爸爸,我覺得這次期中考試肯定考不好了”的時候,爸爸可以說什么呢?我們一定要清楚的是,他此時并不急于要一個怎么辦的結果,他需要有人能聽聽他的無助和脆弱。我們最該做的是對孩子的理解,共情他的感受。
例如:“你一出教室,就看你臉色不對,說一說,看看爸爸可以幫你點什么……”
只這一句話也許就奠定了一次良好溝通的基調,有家長,合適的教養(yǎng)就是一層窗紙,在正確的事情上勇敢的嘗試一次,良性循環(huán)就算啟動了。
家長們都知道耐心傾聽是人際溝通中最大的智慧,角色是旁觀者時,我們都是有智慧的,但是當面對自己的孩子時,就容易情緒化,沒有了理智的言行。認識到這種現(xiàn)象,有一個折中的辦法,既然我們不能保證跟孩子的每次交談都能做正確的事情,那就把握重點,例如期中考試后的這次交談,就需要準備和理智的思考,什么時候談,誰來談,什么地方談,為什么談,談什么,談成什么效果。
有的家長并不相信這種方式會有用,或者覺得做這樣的事情不符合自己的風格,這是改變最大的難點,孩子長到十幾歲,我們都已經有了較為穩(wěn)定的與孩子相處、交流的模式,改變的確不易,雖然知道它可能是有價值的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,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