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考網整理 作者:中考網編輯 2018-03-24 21:10:26
第4課: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
1、5世紀,奴隸制國家大和統(tǒng)一日本本土,最高統(tǒng)治者稱天皇。
2、7世紀日本仿照隋唐制度,進行大化改新。改新的主要內容有: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,廢除貴族世襲制,以才選官。經濟上,土地收歸國有,國家定期分給農民耕種,收取賦稅。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。此后,大和國正式改名為日本。
3、7世紀穆罕默德在麥加創(chuàng)立伊斯蘭教,號召大家都信仰真主,放棄本部落的神,這種一神教的宣傳,有利于促進民族統(tǒng)一。
4、622年,穆罕默德出走麥地那,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國家。伊斯蘭教把622年定為伊斯蘭教歷元年。
5、630年,麥加貴族妥協(xié),承認穆罕默德為政治宗教領袖。麥加成為伊斯蘭教圣地。632年,阿拉伯半島基本統(tǒng)一,統(tǒng)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。
第5課:中古歐洲社會
1、西歐封建制度的核心內容是西歐封建等級制度。"我的附庸的附庸,不是我的附庸。"反映的是當時西歐社會等級森嚴。
2、西歐封建社會時期,羅馬教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。教皇和教會不僅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,還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。
3、10世紀,西歐城市重新興起。意大利、法國、英國、德意志等都有許多著名城市。
4、隨著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,由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(fā)展成為早期資產階級,他們的出現(xiàn),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。
5、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廷帝國,首都在君士坦丁堡。15世紀中期,延續(xù)了一千多年的東羅馬帝國被封建制的奧斯曼土耳其給滅掉了。
第6課:古代世界的戰(zhàn)爭與征服
1、曾經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:波斯帝國、亞歷山大帝國、羅馬帝國、阿拉伯帝國。
2、公元前5世紀,波斯帝國把矛頭轉向歐洲,三次出征希臘,史稱希波戰(zhàn)爭。最終希臘取得勝利。
3、馬其頓國的亞歷山大繼承王位后,出兵東征,足跡遠達印度,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,定都巴比倫。
4、公元前27年后,羅馬帝國在屋大維的統(tǒng)治下,疆域不斷擴大,到2世紀,羅馬帝國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,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。
5、通過本課的學習,我們應該認識到,戰(zhàn)爭從未在人類生活中長時間地停留過,戰(zhàn)爭與文化緊密相連。一般來說,戰(zhàn)爭具有破壞性,會給人們帶來沉重的災難。但是它也有積極的作用:一次猛烈的戰(zhàn)火之后,隨之而來的,往往是文化的傳播與滲透。我們要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(zhàn)爭,積極維護人類和平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,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