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絡資源 2009-07-17 13:14:09
寫作能力的培養(yǎng),是中學語文的重要任務之一。《課程標準》中指出:“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,是認識世界、認識自我、進行創(chuàng)造性表述的過程。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(yǎng)的綜合體現”。因此,寫作能力的考查,理所當然地成為語文中考的主要內容之一。作文分數(50分)占據了中考全卷的半壁江山,中考是一種學業(yè)考試,命題是根據語文《課程標準》加強試題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的聯(lián)系,注重考查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,特別是在情景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不出偏題、怪題。
在復習備考中,我們要認真學習《課程標準》,切實弄清《標準》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基本要求,一條一條地落實到復習訓練中。這十條要求是:
一是《課程標準》7——9年級的階段目標里,對寫作能力提出了10條要求。
1、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。
2、寫作要感情真摯,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、社會、人生的獨到感受和真切體驗。
3、多角度地觀察生活,發(fā)現生活的豐富多彩,捕捉事物的特征,力求有創(chuàng)意地表達。
4、根據表達中心,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。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,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意思。應用聯(lián)想和想象,豐富表達的內容。
5、寫記敘文,做到內容具體;寫簡單的說明文,做到明白清楚;寫簡單的議論文,努力做到有根有據;根據生活需要,寫日常應用文。
6、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,進行縮寫;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(lián)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,進行擴寫、續(xù)寫;能變化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,進行改寫。
7、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,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、構思立意、列剛起草、修改加工等環(huán)節(jié)。
8、養(yǎng)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,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,做到文通字順。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,互相評改作文,以分享感受,溝通見解。
9、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。
10、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次,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。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寫作。
二、在評價建議中對寫作評價提出了具體要求,其中與作為初中階段終結性評價的中考有關的主要有兩條:
1、綜合考查學生作文水平的發(fā)展狀況,應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、情感與態(tài)度的評價,如是否有寫作的興趣和良好的習慣,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,對有創(chuàng)意的表達應予以鼓勵。
2、要重視作文的修改和評價。
這些論述理所當然地成為中考作文地命題依據,也是我們進行中考作文訓練的依據。
怎樣使我們的作文盡可能地達到《課程標準》和考試的要求?下面我就“中考作文的復習與備考”談談我自己的看法與各位同人一起探討。
中考作文是對初中階段語文知識能力重要的綜合評測,容易得分,也容易丟分。老師要引導同學們在復習時,在頭腦中梳理出一個清晰完整的作文概念,知道作文的結構,再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專題訓練,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,做到“有備而考”,這將為取得優(yōu)異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一、梳理出一個清晰完整的作文概念
梳理完整的作文概念,要注意三個問題:一是作文的來源,二是作文的語言表達,第三是聯(lián)想和想象的作用。
作文來源于生活,是個人對生活的敘述、描寫和評價。初學寫作,要具備兩種基本的要素,才能完成一篇文章的寫作。一是獲得一篇文章的素材,它構成文章的主要內容;二是獲得語言文字的書面表達能力,它使文章的內容難以顯現。缺乏任何一種能力,都難以寫成一篇文章。在作文復習的時候,我們必須清楚作文構成的這兩個因素:在作文與生活的關系上下功夫,將有助于獲得寫作的靈感。如果我們心中裝有豐富的寫作素材,無論什么樣的題目,都能應對自如;在語言表達上下功夫,學習優(yōu)秀文章的表達方法,感知語言表達的特點和技巧,將幫助我們把心中想寫的內容清晰地表達出來,讓別人知道我的意思。下面我將對這兩點作些說明。
(一) 作文來自于生活,離開生活的土壤,就失去了生氣。
很多同學常常對作文寫些什么感到極大的困惑,提起筆來不知如何開頭,即便勉強開了個頭,也不知下文如何展開,深感文思枯澀,難于成篇,這主要是心中沒有生活素材的積累。如何改變這種局面呢?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認真觀察生活、認識生活,只有這樣,才能獲得生活的內容,然后借助語言文字再現自己生活的經歷和自己對生活的真切感受。比如北京市2003年的中考題目:以“喝彩”為話題,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。如果我們心中有觀察生活、體驗生活的素材積累,隨便選擇一個角度,都能寫出一篇象樣的文章。例如2003年“為友誼喝彩”、“為秋天喝彩”“為奉獻喝彩”、“為寬容喝彩”等等;又比如我省2004年的考題以“真好”為題寫一篇作文,同樣可以就生活中你最熟悉的內容選擇一個角度來寫,比如“春天真好”、“有家真好”、 “信任真好” 、“拼搏真好”等等;又比如2005年“翻過那座山”、“開端”、“留下”等題目和話題;2006年我省“打開 ”為題和以“早”為話題等等都是一些較好的題目?山獙懞靡黄魑,首先就是要留心生活,注意觀察和感受,加上平時多看書和思考,寫出一篇優(yōu)秀的文章也絕非難事。隨著語文中考的的不斷改革和發(fā)展,考試越來越寬松,考試的話題越來越和我們親近。教育部在有關中考改革的文件里已經明確指出:“寫作不得設審題障礙,要淡化文體要求,鼓勵學生寫真情實感。”這是告訴我們,只要我們在每一方面對自己熟悉的生活有自己的觀察、體驗和感受,我們就一定有話可說,就能在考試中寫出一篇優(yōu)秀作文。為此,我們要認真觀察、體驗和感受生活,做生活的有心人。
觀察生活有那些內容呢?不外乎生活中的人物,比如和自己朝夕相處的家人,天天見面的老師同學,經常來往的親戚鄰居,父母的朋友,以及社會上各色各樣的人等;發(fā)生在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事件,比如自己的成長經歷,生活中的喜怒哀樂,酸甜苦辣,在生活中所看到的感人故事,以及同學和朋友之間的友誼等等;自然萬物以及社會的情景,包括季節(jié)的變化往復,各地的自然風物,鄉(xiāng)村情景,建筑風貌等等?偠灾彩悄軌蜻M入我們視知覺領域的種種人、事、社會現象都是我們觀察思考和體驗的內容。對中學生朋友來說,作文的內容主要涉及的就是生活中的人、事和物這三類。如果沒有觀察生活的的意識,缺乏觀察生活的方法,不知道要觀察生活中的什么東西,心中對社會人生沒有一絲體驗和感悟,一個純粹的書呆子,是寫不出好文章的。因此,我們要像古人說:“風聲雨聲讀書聲,聲聲入耳;家事國事天下事,事事關心”,而不是“兩耳不聞窗外事,一心指讀圣賢書。”
對生活中的人的觀察講究全面統(tǒng)一,抓住特點,形神備至。講究全面即對人的觀察不僅能夠從外貌、神態(tài)、長相、行為舉止、語言習慣等外在的方面加以把握,還要從人的性格、脾氣、觀念、態(tài)度和情感價值等內在方面加以把握。講究統(tǒng)一是將外在的形神與內在的情感價值聯(lián)系起來分析,看其是否內外一致,表里如一,看其人格是否健康,是否符合常理常情。對人的觀察應該是一個動態(tài)和變化的過程。應聯(lián)系事件和環(huán)境來進行。
對事件的觀察首先要把握住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,前因后果,要對事件產生、發(fā)展和結束的時間順序和空間變化有一個明晰的概念;其次,要抓住與時間相關的主要人物,了解他們與事件的發(fā)生和發(fā)展和結束之間的關系。做到這些,寫起文章來自然語言準確,層次清晰,結構完整。對自然和社會情景的觀察既要全面完整,又要抓住特點。比如農村和城市在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顯示出明顯的不同。同學們對此都有自己的感受和心得,就不一一列舉敘述了。
(二)培養(yǎng)思考生活的能力,提高用自己的思想和眼光評價生活,獲得自己對生活的真切感受。
對生活的觀察是一個接收信息的過程,在獲得有關社會、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后,需要對接受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,以梳理出有用的、積極的信息。社會生活有著復雜的方面,是一個有著千千萬萬人和千千萬萬種想法和行為所組成“場”。在我們能接受的范圍里,生活美好的一面被過分夸大而復雜和消極的一面常常被淡化和簡化,別人告訴我們的生活并不完全一致,這些常令我們苦惱和煩惱。比如父母和子女的隔閡、代溝、親戚之間的糾紛矛盾,鄰里不和,父母之間的貌和神離等等,這些都是可能發(fā)生的問題。這個時候,我們會發(fā)現我們所生存的真實生活場景是不完美的,它有缺陷,甚至是病態(tài)的一方面。正因為生活有消極的一面,需要人們不斷用勞動和創(chuàng)造使之更加完美和美好,所以才要我們刻苦學習,爭取為社會的發(fā)展作貢獻。因此,我們要用真、善、美的態(tài)度看待生活,培養(yǎng)健康積極的態(tài)度看待生活,建立真、善、美的價值觀和情感態(tài)度,激發(fā)熱愛生活的情感,為寫作的健康格調打好基礎。
在每年的中考優(yōu)秀作文中,都有許許多多的同學涉及此方面的內容。比如有的同學寫到家庭的不幸,生活的艱辛,妹妹被遺棄,家庭遭遇變故等等,都寫得十分動人。此外,文章的可貴之處在于自己的思想。培養(yǎng)獨立的思想應從小開始。
同學們與生活之間的親梳關系,也是初中語文課本選擇和安排的核心思想。從七年級到九年級,課本始終以同學的視覺為核心圓心,以同學和生活的距離為半徑來安排學習的內容。從家庭到學校,從自然到社會,從親情到友情,從人文關懷到自然關懷。根據我們對生活的感受和領悟程度,依次在我們面前展示豐富的社會生活和自然的內容,引領我們由淺入深的進入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既然課本內容的安排是這樣的,那么我們學習寫作自然也可從課本的學習中得到啟示。一方面,可以從課文的學習中獲得對文章的深切感受,理解這些經典文章的謀篇布局、遣詞造句和各種表達方式;另一方面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對課文的喜好,選擇自己喜歡的課文作為范文,不斷模仿這些經典作家的寫作方法和技巧,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。萬事開頭難,寫作也一樣,有了好的開始,下文就能自然地展開。
二、訓練語言表達能力,實現生活事件向語言事件的轉變。
有了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,我們就可以憑借語言絢麗多姿的魅力,借助聯(lián)想和想象,縱情書寫自己的文章了。
梁實秋先生對寫作有一番獨到的見解,他認為中學生寫文章,“文思不暢,舉筆艱澀”是一個難關。“想象不充,聯(lián)想不快,分析不精,辭藻不富,這是造成文思不暢的主要原因。”學寫作文,聯(lián)想和想象是兩種必備的能力,他們是我們引發(fā)話題,拓展思維的空間,豐富文章內容的重要手段,平時要認真加以學習和訓練。
聯(lián)想是根據事物互相聯(lián)系這一客觀規(guī)律,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。而現象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礎上,創(chuàng)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,想象始終伴隨著生動活潑的形象。比如聽到《世上只有媽媽好》這首歌,從聯(lián)想的方面,你可能會想到自己的媽媽,聯(lián)想到生活中媽媽和孩子的關系;從想象方面,你可能會進入一種情景:媽媽對自己無微不至關懷的細節(jié),這些細節(jié)會變成一幅幅畫面展示在你的面前。又比如,看到迎街乞討的同齡兒童,從聯(lián)想的角度看,我們更注意推測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,是不是父母雙亡,無人管理?或是被人販子偷走?而想象則力圖用想象的形式去構造一個情景,講述一個作者虛構的故事,復原生活的面貌。一般情況下,總是先有聯(lián)想,再展開想象。
要寫好一篇文章,除了聯(lián)想和想象外,還要學習敘事、描寫、議論、抒情等表達方式及一些常用的修辭方法,這些在我們課文中都有介紹,老師們平時教學寫作課也有深切的體會,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。
三、擴大閱讀面(名著、作文選),增多詞語、短句、語段的積累。
四、教師引導學生作文后自己修改和互改,理解教師評語。
五、正確使用標點符號,書寫工整,符合作文要求。
按照作文要求教學,符合規(guī)定字數和寫作要求。
最后,只要我們堅信“多讀心中有本,多寫筆下生花”這句古話,在加上我們各自的寫作技巧,一定能讓我們的學生在中考中拿到滿意的作文分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,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