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初中數(shù)學競賽 2005-09-09 16:17:14
例1 如圖2-76所示.△ABC中,AD是∠BAC的平分線.求證:AB∶AC=BD∶DC.
分析 設法通過添輔助線構造相似三角形,這里應注意利用角平分線產(chǎn)生等角的條件.
證 過B引BE∥AC,且與AD的延長線交于E.因為AD平分∠BAC,所以∠1=∠2.又因為BE∥AC,所以
∠2=∠3.
從而∠1=∠3,AB=BE.顯然
△BDE∽△CDA,
所以 BE∶AC=BD∶DC,
所以 AB∶AC=BD∶DC.
說明 這個例題在解決相似三角形有關問題中,常起重要作用,可當作一個定理使用.類似的還有一個關于三角形外角分三角形的邊成比例的命題,這個命題將在練習中出現(xiàn),請同學們自己試證.
在構造相似三角形的方法中,利用平行線的性質(zhì)(如內(nèi)錯角相等、同位角相等),將等角“轉移”到合適的位置,形成相似三角形是一種常用的方法.
例2 如圖 2-77所示.在△ABC中,AM是BC邊上的中線,AE平分∠BAC,BD⊥AE的延長線于D,且交AM延長線于F.求證:EF∥AB.
分析 利用角平分線分三角形中線段成比例的性質(zhì),構造三角形,設法證明△MEF∽△MAB,從而EF∥AB.
證 過B引BG∥AC交AE的延長線于G,交AM的延長線于H.因為AE是∠BAC的平分線,所以
∠BAE=∠CAE.
因為BG∥AC,所以
∠CAE=∠G,∠BAE=∠G,
所以 BA=BG.
又BD⊥AG,所以△ABG是等腰三角形,所以
∠ABF=∠HBF,
從而
AB∶BH=AF∶FH.
又M是BC邊的中點,且BH∥AC,易知ABHC是平行四邊形,從而
BH=AC,
所以 AB∶AC=AF∶FH.
因為AE是△ABC中∠BAC的平分線,所以
AB∶AC=BE∶EC,
所以 AF∶FH=BE∶EC,
即
(AM+MF)∶(AM-MF)=(BM+ME)∶(BM-ME)(這是因為ABHC是平行四邊形,所以AM=MH及BM=MC.).由合分比定理,上式變?yōu)?/FONT>
AM∶MB=FM∶ME.
在△MEF與△MAB中,∠EMF=∠AMB,所以
△MEF∽△MAB
(兩個三角形兩條邊對應成比例,并且夾角相等,那么這兩個三角形相似.).所以
∠ABM=∠FEM,
所以 EF∥AB.
例3 如圖2-78所示.在△ABC中,∠A∶∠B∶∠C=1∶2∶4.
即可,為此若能設法利用長度分別為AB,BC,CA及l=AB+AC這4條線段,構造一對相似三角形,問題可能解決.
注意到,原△ABC中,已含上述4條線段中的三條,因此,不妨以原三角形ABC為基礎添加輔助線,構造一個三角形,使它與△ABC相似,期望能解決問題.
證 延長AB至D,使BD=AC(此時,AD=AB+AC),又延長BC至E,使AE=AC,連結ED.下面證明,△ADE∽△ABC.
設∠A=α,∠B=2α,∠C=4α,則
∠A+∠B+∠C=7α=180°.
由作圖知,∠ACB是等腰三角形ACE的外角,所以
∠ACE=180°-4α=3α,
所以 ∠CAE=180°-3α-3α=7α-6α=α.
從而
∠EAB=2α=∠EBA,AE=BE.
又由作圖
AE=AC,AE=BD,
所以 BE=BD,
△BDE是等腰三角形,所以
∠D=∠BED=α=∠CAB,
所以 △ABC∽△DAE,
所以
例4 如圖2-79所示.P,Q分別是正方形ABCD的邊AB, BC上的點,且BP=BQ,BH⊥PC于H.求證:QH⊥DH.
分析 要證QH⊥DH,只要證明∠BHQ=∠CHD.由于△PBC是直角三角形,且BH⊥PC,熟知∠PBH=∠PCB,從而∠HBQ=∠HCD,因而△BHQ與△DHC應該相似.
證 在Rt△PBC中,因為BH⊥PC,所以
∠PBC=∠PHB=90°,
從而 ∠PBH=∠PCB.
顯然,Rt△PBC∽Rt△BHC,所以
由已知,BP=BQ,BC=DC,所以
因為∠ABC=∠BCD=90°,所以
∠HBQ=∠HCD,
所以 △HBQ∽△HCD,∠BHQ=∠DHC,
∠BHQ+∠QHC=∠DHC+∠QHC.
又因為
∠BHQ+∠QHC=90°,
所以 ∠QHD=∠QHC+DHC=90°,
即 DH⊥HQ.
例5 如圖2-80所示.P,Q分別是Rt△ABC兩直角邊AB,AC上兩點,M為斜邊BC的中點,且PM⊥QM.求證:
PB2+QC2=PM2+QM2.
分析與證明 若作MD⊥AB于D,ME⊥AC于E,并連接PQ,則
PM2+QM2=PQ2=AP2+AQ2.
于是求證式等價于
PB2+QC2=PA2+QA2, ①
等價于
PB2-PA2=QA2-QC2. ②
因為M是BC中點,且MD∥AC,ME∥AB,所以D,E分別是AB,AC的中點,即有
AD=BD,AE=CE,
②等價于
(AD+PD)2-(AD-PD)2
=(AE+EQ)2-(AE-EQ)2, ③
、鄣葍r于
AD?PD=AE?EQ. ④
因為ADME是矩形,所以
AD=ME,AE=MD,
故④等價于
ME?PD=MD?EQ. ⑤
為此,只要證明△MPD∽△MEQ即可.
下面我們來證明這一點.
事實上,這兩個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,因此,只要再證明有一對銳角相等即可.由于ADME為矩形,所以
∠DME=90°=∠PMQ(已知). ⑥
在⑥的兩邊都減去一個公共角∠PME,所得差角相等,即
∠PMD=∠QME. ⑦
由⑥,⑦,所以
△MPD∽△MEQ.
由此⑤成立,自⑤逆上,步步均可逆推,從而①成立,則原命題獲證.
例6 如圖2-81所示.△ABC中,E,D是BC邊上的兩個三等分點,AF=2CF,BF=12厘米.求:FM,MN,BN的長.
解 取AF的中點G,連接DF,EG.由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的逆定理知DF∥EG∥BA,所以
△CFD∽△CAB,△MFD∽△MBA.
所以MB=3MF,從而BF=4FM=12,所以
FM=3(厘米).
又在△BDF中,E是BD的中點,且EH∥DF,所以
因為EH∥AB,所以△NEH∽△NAB,從而
顯然,H是BF的中點,所以
故所求的三條線段長分別為
練習十六
1.如圖2-82所示.在△ABC中,AD是∠BAC的外角∠CAE的平分線.求證:AB∶AC=BD∶DC.
2.如圖2-83所示.在△ABC中,∠ACB=90°,CD⊥AB于D,AE平分∠CAB,CF平分∠BCD.求證:EF∥BC.
3.如圖2-84所示.在△ABC內(nèi)有一點P,滿足∠APB=∠BPC=∠CPA.若2∠B=∠A+∠C,求證:
PB2=PA?PC.
(提示:設法證明△PAB∽△PBC.)
4.如圖2-85所示.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邊BC的中點,E在斜邊AB上,且AE∶EB=2∶1.求證:CE⊥AD.
5.如圖2-86所示.Rt△ABC中,∠A=90°,AD⊥BC于D,P為AD的中點,延長BP交AC于E,過E作EF⊥BC于F.求證:EF2=AE?EC.
6.在△ABC中,E,F是BC邊上的兩個三等分點,BM是AC邊上的中線,AE,AF分別與BM交于D,G.求:BD∶DG∶GM.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