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(wǎng)絡 作者:匿名 2009-11-16 14:49:08
語文閱讀解題技巧
縱觀歷年中考,總會有不少考生一走出考場,就恍然大悟、追悔不已,"那道題是很簡單的呀,為什么考試時我就想岔了呢?"這就是典型的非能力因素造成的過失性失分。由于語文科聯(lián)系生活緊密,少有思維量很大、解題技巧中妙的真正"難題",出現(xiàn)令人遺憾的過失性失分就更常見。盡管失誤是考試的一部分,難以完全避免,但只要找出原因,對癥下藥,減少失誤還是可以做到的。
由于沒有審清題干而出現(xiàn)的錯誤是最常見的,也是最可惜的?梢钥隙恳粋教師都會向學生反復強調審題的重要性,但因為當前的考生在考前都接受過大量的單項訓練、綜合訓練,題目做多了之后就會有些麻木,自認為熟悉命題方式,清楚命題意圖。正所謂習焉不察,看到這是第幾題,就知道要考什么,因而忽略了題干的變化,沒有分析此題的要求與同類常見題的異同,按照平時訓練的思路倉促下手,失誤難免。事實上,題干是命題者對考生的限制,同時也是提示。為了避免模糊和誤解,命題者不得不在題干中透露一些自己的命題意圖,暗示解題技巧和范圍。所以考生在解題前,認真、全面地分析題干的含義,與常見題型進行比較,捕捉隱藏信息,往往會收到良好效果。例如2001年第6題題干是"依次填入下面兩句中橫線處的語句,與上下文語氣連貫、音節(jié)和諧的一項是",與2000年第6題相比,多了"音節(jié)和諧"四個字。如果考生注意到這一差別,從句式整齊、押韻的角度去考慮選項,就能輕而易舉地排除干擾,選出正確的D項。否則,只是按照常見的思路解題,就會覺得"置身山頂"和"俯瞰"之間有先后次序,"白云"和"層林"有空間上下,而錯選A項或C項。
另外,語言總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,一句話、一個詞的意義總會牽連到許多常識,命題者不可能把所有的意思表達出來。這就要求考生不能孤立地看一句話或一個詞,而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常識去理解。例如1999年的作文題要求以"假如記憶可以移植"為寫作范圍,本來這個題目審題難度很低,但如果不能想到"記憶"是屬于人的,"移植"只能由此到彼,所以應該寫"甲的記憶轉到乙的頭腦中",就會出現(xiàn)"我的記憶移植到課桌上"、"媽媽移植了她自己的記憶,治好了健忘癥"之類的跑題作文。事實上此類作文在中考中仍有相當數(shù)量,這就說明有不少考生孤立地看題目中的詞句,不能與自己已有的生活經(jīng)驗結合起來,應當引以為戒。
對題干的審讀,可以借鑒分析病句的方法:先抓主干,再理枝葉;前后參照,整體把握;聯(lián)系生活經(jīng)驗,務求全面準確地理解題意。
當前中考中仍有不少的標準化試題,這種形式要求在給定的答案中判斷、選擇。這就使得一些原本主觀性很強的題目變得有跡可尋,因為正誤項之間可以互相參照對比。抓住選項之間的同一關系、矛盾關系,問題往往迎刃而解。例如1999年第8題鑒賞古代詩歌,A項中說"寧靜的美景",B項中說"意境安謐、和諧",D項中說"詩人對平靜、安寧生活的向往",而C項說"江風吹打桅燈,大魚躍出水面的'動'與一、三兩句的'靜'形成鮮明對比"?梢钥闯鯝、B、D三項一致,而C項與之矛盾,答案不言自明。再如1999年第10題,A項中有"歌者經(jīng)歷的坎坷、悲酸和執(zhí)著的愛",C項中有"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,而且隱含了獻身之意",兩者都是說的"人",而D項說"我"指"鳥"而不是指詩人自己,D項與A、C兩項矛盾,答案當然應該是D。如果解題的時候不注意搜尋這些有用的關系,單憑自己有限的能力,是很難做到又快又準的。
此外,現(xiàn)代文閱讀題的題干與題干之間,前后題的答案與答案之間,往往也會有各種關系,利用這些關系,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現(xiàn)代文閱讀、病句、修辭、仿句等題目,側重考查能力,強調語感,更切合語言課的本質。這一類題對考生的閱讀能力、綜合素質要求較中,一般得分率偏低。考生常感到無從下手,或者做的時候感覺自己的思路很清楚,可答案一出來才發(fā)現(xiàn)相去甚遠?忌拈喿x面窄、知識面不廣固然是失分的主要原因,但不明命題意圖、缺少解題技巧也是重要原因。這些題的作答要建立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之上,怎樣才算"讀懂"呢?不管材料是一句話、一個語段或是一篇文章,它都是一個整體,前后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(lián)系,只有抓住這些聯(lián)系,整體把握語境,才稱得上讀懂。很多學生解題喜歡"按圖索驥",即看到問題涉及的詞句,就去尋找那個詞句或語段,這樣弄得材料支離破碎,顧此失彼,只獲得一些片面的不準確的信息,答案也就似是而非了。那么怎樣在短時間內讀懂材料呢?除了加強基本功之外,一個重要的訣竅是充分利用自己的瞬間記憶能力,養(yǎng)成邊讀邊記的習慣。原則是看一詞、一句、一段之后能在腦海中留下印象,看到后面時能想起前邊的信息,由此達到前后聯(lián)系、整體把握。可以采取回讀、默念、勾畫重點、及時歸納等適合自己的方法。
以2000年第6題為例。這是一個考查語言連貫的銜接題,備選句子要放到材料中間,考生對此是一目了然的,于是一些考生馬上按照老師所講的方法去找詞語之間的照應,發(fā)現(xiàn)第一句是"讀書原為自己受用,多讀不能算是榮譽,少讀也不能算是羞恥",抓住了"多讀""少讀"兩個詞的先后次序,迅速作答,錯選D項。這就是典型的斷章取義,不能整體把握的錯誤。其實只要把第一句和倒數(shù)第二句"(讀書裝點門面),如暴發(fā)戶炫耀家產(chǎn),以多為貴"互相參照一下,或者說讀到倒數(shù)第二句時,頭腦中還有第一句的印象,就能看出,全段中"多讀""少讀"并不是并列的關系,而是強調讀書應重實效不重數(shù)量,把握了這個中心意思,答案就不會錯了。再看2000年第23題,此題問選文《長城》的最后一段與倒數(shù)第三段的關系和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意思。對第一問,有的考生只看這兩段文字,答"轉折""因果""承上啟下"等錯誤答案,痛失極易獲得的兩分。如果考生按正確的方法,利用自己的瞬間記憶能力,會很容易理出全文"寫景導入-反思歷史-思索當今和未來"這一思路,然后就能想到倒數(shù)第三段思考的問題還沒有答案,再看倒數(shù)一、三段,一問一答的關系十分明顯,正確答案就是"回答了倒數(shù)第三段的問題"。第二問得分率很低,原因是盡管題干提示了"聯(lián)系全文",但考生不知怎么"聯(lián)系",仍只看最后一段的文字,僅根據(jù)表面意思回答"我們要讓全世界人民了解長城"、"中國終將屹立于世界的東方"等似是而非的答案。而上一問已經(jīng)給出了明確的提示--既然這一段回答了倒數(shù)第三段的問題,那么答案是什么呢?不就是"偉大的中華民族能承受改革開放的沖擊"嗎。
中考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全方位考查,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績,平時的訓練、積累當然是最重要的,但理解命題意圖,摸索應試技巧,適應考試要求也是學生能力的一部分。以上一些淺顯的見解希望能給考生一點啟示和幫助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